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会举行“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今年正值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与会,包括数字支付、“一带一路”合作、产业变革等在内的多个热点话题被讨论。在“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主题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人民银行新任副行长李波出席并就数字人民币使用、多国央行数字货币互操作以及加密资产监管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在论坛现场,周小川、李波均强调数字人民币推出的初衷是服务国内,将以国内市场为主。周小川称,中国做数字货币并不是为了跨境,而是为了借助科技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后,可以更方便地为大众提供支付。他指出:“中国有一个14亿人的非常大的零售市场,大家希望有更方便、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支付体系。央行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想过是不是需要做批发系统,或者是人民币国际化,而是从零售系统开始。”
李波也表示,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发展重点是推进在国内的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程,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美元或其它货币,而是让市场做出选择,以实现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便利化。另外,谈及数字人民币的特点,李波强调,数字人民币采用的是双层体系的设计,能够兼容现在货币和银行体系,确保金融脱敏化的风险最小化。同时,数字人民币能够实现可控匿名性,对小额交易可以实现匿名化,对大额交易央行可以进行追踪,这种设计也是数字人民币的理想特点。此外,数字人民币在尝试一套混合系统,使得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系统、准银行账户系统挂钩,这将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系统。
关于数字货币市场发展现状,周小川表示,目前市场上数字货币有两大主流,一类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营加密货币,更多被视为可投资的数字资产;一类是各国央行相继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承担着法定货币的职能。周小川称,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市场在推进数字资产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数字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好处是什么?
周小川坦言,“我们经历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现金融脱离了实体,比如影子银行、衍生品这些纯粹变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的投机交易,和实体没有联系了,就容易出问题,以至当时一些国际大行的领导、交易员们看不懂,很难做好内部控制。”
因此,他进一步强调,要区分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对于比特币这类数字资产,并非当前要下结论,但是“要提醒,要小心”,在中国,涉及到金融创新的东西要弄清楚它对实体经济的好处。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两者的区别在于,央行的数字货币是由央行发起,承担着法定货币的职能;而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更多是一种可投资的资产,并不能看作是由央行发行的有储值功能的货币。考虑到加密资产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能否更好承担投资功能还有待商榷,这也是各国关注的重心。
另外,相比其他各国,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走在了前列。周小川在论坛上介绍了数字人民币推出的背景。他称,中国央行最开始做数字货币主要是从零售角度考虑的,中国零售市场巨大,拥有14亿用户,因此开展数字货币的初衷就是为建立更方便、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支付体系,而非要做批发系统或是人民币国际化。
周小川还强调,当前中国央行仍以做好基础工作、做好零售系统的升级换代为主。做好零售系统,提高零售系统效率,是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做批发系统、跨境支付等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方面,李波透露,数字人民币试点很成功,但数字人民币的正式推出尚无时间表。在数字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之前,央行将做好以下三方面事情:一是做好试点,扩大试点项目范围;二是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包括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建立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来监管数字人民币的使用。
此外,谈及比特币和稳定币的监管,李波表示,比特币是加密资产,是一种投资选项,它本身不是货币。既然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对于这种投资方式应该适用何种监管环境。
END
免责声明:作为信息交流平台,本文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仅代表行业个人观点,与币码翁官方立场无关,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投资有风险,参与需谨慎,投资人对自身投资和选择行为担责。
COPYRIGHT©2025 ALL RIHG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数字经济产业委员会
Email :cmcadec@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东路元大都遗址公园9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702558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