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您好,欢迎您访问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数字经济产业委员会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数字经济折射中国高质量发展印记

发布时间:2021-07-02 浏览:2071次 来源: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从“零”起步,到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从信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到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5G发展取得领先优势;从以传统行业为主,到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在线教育、网络医疗、云办公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技术新应用正在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贵州,某手机电子产品供应商在航天科工航天云网的帮助下,公司近600台生产机器实现自动化生产和产品数据收集。原来一个工人只能控制4台机器,人工记录核对检查。智能化改造后,一个工人能控制20台机器,不再需要人工核对库存、订单以及材料等,企业扩能70%、降本40%、增效60%。

  在福建,宁德福安坦洋村3800亩的“智慧茶园”经过中国联通的5G技术改造后,茶厂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就能在手机上查看茶园现场的实时画面;浇水施肥不再需要人力进行,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茶山环境实现智能、自动化灌溉和远程控制;高可靠、低时延的5G网络,让技术专家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诊断病虫害,精准地指导生产。原本需要工作人员上山花几天时间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到半天就能解决了。

  新时代孕育新产业,新产业澎湃新动能。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具体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信业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全国长途电缆1635皮长公里,电话用户总数21.8万户,电话普及率仅0.05部/每百人。改革开放后,通信行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宽带中国”战略、“网络提速降费”等政策牵引下,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其中5G发展取得领先优势,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81.9万个,占全球比例约为70%。

  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也带动在线教育、网络医疗、云办公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涌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亿、2.15亿,渗透率分别达到34.6%、21.7%。

  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连接设备数超过7000万台(套),工业APP超过59万个。同时C2M新模式表现突出,通过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双重赋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生产效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字经济将释放更大的潜力。“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沿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的发展蓝图,数字经济将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证书查询 |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25 ALL RIHG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数字经济产业委员会
Email :cmcadec@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东路元大都遗址公园9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7025588号-8  

扫一扫关注我们
随时了解我们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