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运营十周年。十年来,京沪高铁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3.5亿人次,累计行程超过15.8亿公里。京沪高铁是中国高铁事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缩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百年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工业制造大国,部分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着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选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了一个“洋”字。书中又进一步解释:“洋火”其实就是火柴,“洋油”是用来点灯的煤油,“洋灰”是水泥,而“洋钉”是钉木板用的小钉子。 这些被冠以“洋”字的词语,记载着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产品和技术都要依靠舶来的日子。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实力和制造技术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制造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已成为世界上产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2012年至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26.59万亿元,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加强各行业多元发展,健全的产业体系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完整的生产协作体系和配套能力对我国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在多个行业形成规模庞大、技术较领先的生产实力。能源原材料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2020年水泥、钢材、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3.8亿吨、13.2亿吨、2160万吨;消费品类产品供应充裕,丰富人民日常生活,纱、家具、洗衣机产量分别为2661.8万吨、9.1亿件、8041.9万台;装备类产品生产水平加速提升,有力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挖掘机、彩电、集成电路产量分别达到40.1万台、2亿台、2612.6亿块。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如今,中国载人航天已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既定任务,正向着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第三步目标前进。 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先进装备制造业最高端,代表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在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嫦娥揽月、C919试飞提速、北斗组网、天问启程,航空航天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海斗探海、蓝鲸钻井、双龙探极,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快速发展。第三代核电装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大幅提高。国产中央处理器(CPU)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缩小,11代液晶显示器生产线投产,语音、图像和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重要领域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目前,我国科技实力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新阶段,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重要技术领域从全面落后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并跑、领跑的比例不断扩大,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引领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路径正在加快形成。
数字化转型助力“智”造业崛起
5G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迈向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以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在全面拥抱数字化的过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优化流程、改善工作方式等手段,提升生产效能,增加驱动力。
COPYRIGHT©2025 ALL RIHG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数字经济产业委员会
Email :cmcadec@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东路元大都遗址公园9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702558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