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深圳市罗湖区3月16日对外发布的《罗湖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培育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支持发展网络征信、科技保险、数字金融等新兴金融科技业态,重点发展区块链金融技术,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新应用,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前瞻布局下一代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湾区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正是在深圳罗湖区。去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工作,由深圳市罗湖区出资,面向在深个人发放千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从10月12日开始,中签者可以前往罗湖区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商户进行消费。活动期间,5万名中签者中,共47573名中签个人成功领取红包,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交易金额876.4万元。数据显示,部分中签个人还对本人数字钱包进行充值,充值消费金额90.1万元。
今年2月初,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罗湖区黄金金融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黄金珠宝消费券试点“数字货币”,打造全国黄金消费、黄金投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基地。鼓励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合作,优化贵金属交易系统和客户终端。
更早之前,2018年,数字货币研究院就在深圳,成立了唯一的全资子公司—— 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被业界解读为数字货币从研究走向实践的重要标志。2020年4月,深圳被列入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城市。同时,这项政策也给了数字货币很多支持。
今年多省“两会”召开期间,数字货币成为报告热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应用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纲要。从近期的测试动向来看,数字货币的试点范围和应用场景在不断丰富,测试进展顺利。“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数字货币的试点区域和场景还将不断持续拓展,应用进程有望加速。
“十四五”规划明确我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空间
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全文设19篇、65个章节,设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20项主要指标,还明确了包括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若干重大举措和重大部署。
纵览“十四五”规划纲要,三个“新”成为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相比此前的五年计划,更加突出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十四五”时期的20项指标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充分对接,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创新驱动被置于“十四五”规划要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提出一个个明确指标。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规划纲要还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不仅如此,规划纲要将数字经济部分单列一篇,并提出主要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从数据指标看‘十四五’规划,强调科技创新需高质量发展。一是将全社会研发支出增速设置为量化指标,要求研发强度不得低于“十三五”时期;二是首次将基础研发强度列入五年规划,基础研究强度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亟待改变;三是提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三五”规划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更强调高质量创新;四是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较此前的“数字经济增加值”指标更注重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统计方式也将逐步完善。
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未来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当前阶段,我国数字经济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5G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我国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数字产业化”转型,具体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以及运用好“互联网+”。“十四五”时期,我国则要进一步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2021年是5G新应用走向落地的关键年,5G向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能力将加强。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到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具体包括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等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认为,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并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进入“下半场”。她表示,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能够进一步带动形成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更多行业、更多场景延伸。
COPYRIGHT©2025 ALL RIHG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数字经济产业委员会
Email :cmcadec@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东路元大都遗址公园9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7025588号-8